数据显示,11月份,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.2%,影响CPI下降约0.05个百分点。
此次会议的部署,表明中央将坚定不移的贯彻绿色发展理念。他指出,在大方向明确情况下,各方下一步需要总结经验教训,更好的让绿色发展、经济增长以及社会稳定融合起来。
刘元春指出,中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就是处理好高杠杆、高债务问题。2018年,中国料将在延续2017年工作的基础上,进一步深化改革并推出一些新的举措。其中,排在第一的正是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,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,防范风险工作取得积极成效。潘建成表示,今年以来,中国开展了有力的环保督察。这种视角转变将让中国走出短期经济波动的制约。
潘建成表示,打好扶贫的攻坚战不仅要做到着眼于收入提升的硬扶贫,还要实现着眼于造血机制形成的软扶贫。其中,对投资的依赖导致杠杆率上升,对污染的忽视导致环境容量濒临极限,这些都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短板。而从今年以来整体情况看,1-11月累计,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.17万亿元,同比增长8.4%,已经超过去年全年15.95万亿元的收入。
12月11日,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,今年11月,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.14万亿元,同比下降1.4%;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.65万亿元,同比下降9.1%,出现了收入、支出双降。这三大税种合计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半壁江山。据了解,除了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外,财政收支的另一个重要账本是全国政府性基金收支。财政部国库司相关负责人表示,11月财政收入增幅回落,主要是非税收入、耕地占用税、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下降较多,而支出下降,主要由于今年支出进度明显快于往年,预算支出在前期落实增多,后期支出量相应减小,属正常现象
在社会保障方面,英国成熟的养老金体系为下岗工人提供了一定的福利保障,工人也可以申请失业救济金、政府福利房等。英国前商务、创新和技能大臣文斯凯布尔认为,英国钢铁行业的困境主要源于竞争力不足,政府和私营业主忽视对该行业投资。
英国开创了现代钢铁业,产量曾占全球产量的一半左右,但如今该国每年钢铁消费总量中有80%依靠进口。专家认为,在英国钢铁业发展过程中,市场力量起到决定性作用,市场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,与此同时,政府做好必要的政策支持和保障。从世界钢铁中心到全行业陷入困境,英国社会颇受震动。2014年全国1.8万从业者生产了约1200万吨钢,而20年前,两倍于此的从业者仅能生产约1300万吨钢。
利百得提出绿色钢铁战略,力图打造完整的产业链。自19世纪50年代英国发明家贝塞麦发明低成本的转炉炼钢法后,英国逐渐成为世界钢铁中心,钢铁业成为英国经济的重要贡献部门。此外,能源成本较高、原材料不足、外部竞争加剧等也是其萎缩的主要原因。虽然英国政府表示将竭尽所能挽救就业岗位,但并没有采取国有化措施来重振钢铁行业。
牛津大学国际发展系教授傅晓岚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,英国是高度开放的市场经济,在新兴产业崛起过程中,传统产业失去国际竞争力,就会逐渐退出舞台。英国钢企努力向高附加值产品转移,力求在高端制造领域寻找出路。
钢铁行业认识到,由于能源、人力等生产成本很高,只有转型升级,生产技术含量高的高端产品才会有国际竞争力。事实上,在英国钢铁行业产值持续缩减之际,钢铁行业劳动生产率却不断提高。
英国钢铁业变迁历程对全球应对产能过剩具有一定启示作用。公司首席执行官桑吉夫古普塔表示,虽然英国钢铁行业面临困境,但通过绿色和可持续的发展战略,相信可以使该行业重新焕发生机。新华社消息,钢铁产能过剩全球论坛部长级会议日前在德国柏林落下帷幕,产能过剩是全球性命题成为与会人士共识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,在自身效率不足和外来竞争加大的双重冲击下,英国钢铁行业不断走下坡路。同时,由于钢铁是制造业的基础,钢铁业衰落对占英国经济总量约10%的制造业产生负面冲击。据傅晓岚介绍,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,英国政府在提供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培训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在再就业方面,政府提供培训和信息,引导失业工人到新产业中获得就业机会。钢铁企业的真正出路在于通过技术革新向价值链上游迈进,这样才能获得长久发展。
虽然钢铁生产部门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并不多,但钢厂不断关停势必对钢铁分销、贸易、废旧金属回收、金属制品生产等相关行业就业产生影响。2015年,英国第二大钢铁生产商泰国SSI公司宣布其雷德卡工厂破产,另一家主要钢铁生产商卡帕罗钢铁也宣布破产,导致数千名工人失业。
在上世纪70年代初英国钢铁产量高峰期,钢铁行业就业人数曾高达32万。但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后,英国经济和国力受到影响,政府在钢铁行业政策上也摇摆不定。
英国利百得钢铁公司逆势而上,去年3月收购了塔塔在苏格兰的钢板厂,今年又陆续收购了塔塔特种钢部门及其在英格兰哈特尔普尔的钢厂。2016年3月,英国最大钢铁生产商印度塔塔钢铁公司宣布,鉴于过去一年英国业务不断恶化,公司考虑从塔塔英国钢铁公司部分或全部撤资。傅晓岚指出,英国政府并不直接干预市场,而英国企业对市场非常敏感外资企业进出口占主导。
1月~10月,陕西机电产品进出口总值1795.86亿元,同比增长37.05%,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2.94%;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值629.26亿元,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29.06%。1月~10月,陕西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412.45亿元,同比增长33.02%,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5.24%。
今年1月~10月,陕西进出口总值2164.6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34.8%。矿产品进出口大幅增长。
1月~10月,陕西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1426.05亿元,同比增长36.16%,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5.89%。加工贸易占全省进出口总值近七成。
国有企业进出口212.04亿元,同比增长17.1%,占比9.7%。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537.98亿元,同比增长26.94%,占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量的24.81%。其中,陕西与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值240.09亿元,同比增长25.39%,其中出口总值196.48亿元,同比增长32.04%,进口总值43.61亿元,同比增长2.22%。文化产品进出口总值3.36亿元,同比增长43.57%。
矿产品1月~10月进出口总值为106.85亿元,同比增长45.06%;农产品进出口总值为51.37亿元,同比增长22.09%;纺织品进出口总值为21亿元,同比增长22.14%。机电产品为主要进出口商品。
其中,出口总值1298.8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54.3%;进口总值865.8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13.4%。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为4.81亿元人民币,增长2.5倍,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为122.82亿元人民币,增长2.1倍。
私营企业进出口405.54亿元,同比增长62.13%,占比18.71%在上世纪70年代初英国钢铁产量高峰期,钢铁行业就业人数曾高达32万。